
网站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 32
期刊简介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原名《公安学刊》,1988年创刊,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是浙江省公安厅主管、浙江警察学院主办、“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研究院下设浙江警察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的综合性学术刊物。现任主编为邵安教授。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国内统一刊号为CN33—1350/D,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674-3040,双月刊,大16开本128个页码,逢双月出刊。1999年以来,《浙江警察学院学报》连续五届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2009年和2012年,《浙江警察学院学报》被评为第四届、第五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2019年,《浙江警察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2014年和2019年,“‘枫桥经验'与和谐社会”栏目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2020年,“‘枫桥经验'与和谐社会”栏目被评为“华东地区期刊优秀栏目”。
本刊为建设一流学科服务,结合重点学科、地方平安建设与社会治理的特色经验,对原有学报栏目设置进行了调整与创新,开设以下6大重点栏目:公安学研究、法学研究、犯罪学研究、“新公科”研究、“枫桥经验”研究、警务现代化研究,以及“平安建设”等动态栏目。
公安机关依法调解处理民间纠纷的类型化分析
李晓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修订草案稿)第12条中,依法“调解处理民间纠纷”被明文列举在公安机关职责范围之内。公安机关调解处理民间纠纷存在三种出场方式,分别是治安调解、公安行政调解、纠纷解决帮助。在现行法框架下,不同调处类型构成对民间纠纷的职权性介入、义务性介入以及服务性介入,不同调处类型的指向对象和范围各有不同,不能随意扩大或限缩。不同的调处类型对应不同的依法履职审查标准,非警务警情分流、第三方调解协议认可等履职创新机制具有制度上的容许性。
新公科视域下OBE-CDIO融合式教学模式探索研究
许昆;方瑶尧;在新公科建设与公安数字化转型双重驱动下,传统公安院校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面临学科交叉能力不足、实战应用创新滞后、研究生培养“本科化”特征明显、考评模式单一化带来的人才培养导向失衡等突出问题。本研究基于新公科“技术驱动、学科融通”的核心特征,将OBE-CDIO理念与预审科学、侦查技术等多学科知识深度融合,通过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机制改革、教学生态打造等途径,形成可复制的“学科交叉-技术赋能-实战迭代”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为新公科知识体系下的研究生课程建设提供范式参考,为实现公安工作现代化背景下的公安院校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培养,提供实践样本和理论依据。
侦查阶段认罪认罚案件告知规则的虚化及纾困
刘文渊;在认罪认罚从宽案件中,告知规则能否于侦查阶段发挥出实质性作用是确保认罪认罚明智性的前提,但司法实践中却出现以侦查机关未专门告知或不当告知、值班律师未告知或附条件告知的方式消解告知规则应然功能的问题。究其原因,从规范维度看,侦查机关的告知内容缺乏区分度,值班律师的告知存在时序错位。从实践维度看,书面审查方式存在审查对象错位且会传导、固化认知错误,口头审查方式无法脱离书面材料,封闭的二元问答模板隐含强制性;从环境维度看,轻罪立法扩张与数字侦查技术发展的双重环境变迁,稀释告知规则对于侦查机关的内在激励作用。基于对制度演进与法律经济的分析、对制度运行与值班律师执业能力的考察,需设置独立的告知程序,以“阶段性”与“整体性”横向划定侦查机关与值班律师告知的内容范围,以可解释性纵向界定“告知”与“释明”的区分标准,调整审查的语言结构,增设多层次的程序制裁机制,以确保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明智性。
网购食品安全社会协同治理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赵长明;当前网购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网购食品交易机制改变了传统食品的流通模式,虽然消费者享受到了便利和实惠,但是其背后却隐藏着各种食品安全问题,其复杂性和治理难度超乎人们的想象。加强社会协同治理是当前应对网购食品安全的有效途径之一,其中包括政府、网络平台、食品企业三方的互补共治,社会组织与政府的互信共治,政府与消费者的协同共治三个方面。构建多元协同治理格局,必须在政府层面构建网购食品安全协同治理体系;在企业层面优化第三方平台责任机制,强化企业自律能力;在社会层面明确食品行业组织的社会地位,提升行业组织的治理效能;在公众层面提升消费者参与网购食品安全社会协同治理能力。由此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群众各类主体的积极作用,构建科学、系统的网购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提高网购食品质量安全,最终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暴力侵害辅警的立法保护重构——基于组织法视角的制度性冲突分析
袁晨;孙振雷;警务实践中辅警深度参与盘查、巡逻等实质性执法工作,形成“职权扩张”与“身份否定”的冲突。一方面,辅警因无独立执法主体资格,单独履职时遭遇暴力侵害仅能适用妨害公务罪,不受与民警同等的袭警罪特别保护条款的保护。另一方面,地方立法碎片化导致执法权配置、警械使用等标准不一,加剧“权责失衡”与程序违法风险。究其根源,国家层面专项立法缺位、组织法授权逻辑矛盾及“身份论”主导的法益评价标准是产生制度性冲突的主因。对此,建议通过法解释学路径突破类推禁止,增设袭警罪“参照适用”条款。同时构建“中央—地方”分层立法体系,由国家专项立法明确辅警的“辅助性执法主体”地位,地方立法在统一基准下进行适应性补充。此外,需强化执法程序的全流程监管,建立“概括授权+具体授权”的双重审查机制,通过技术赋能实现辅警履职行为的标准化记录与回溯验证,最终实现辅警权益保护与执法权威维护的实质平衡。
期刊信息
名 称: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英文名称:
Zhejiang Police College
创 刊:1988年
主管单位:浙江省公安厅
主办单位:浙江警察学院
主 编:邵安
编辑出版:浙江警察学院学报编辑部
地 址:杭州滨江区滨文路555号
邮 编:310053
网 址:
https://gaxk.cbpt.cnki.net/
电 话:0571-87787093
0571-87787096
传 真:0571-87787093
刊 号:ISSN 1674-3040
CN33-1350/D
定 价:15.00 元
出版周期:双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