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 0
期刊简介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原名《公安学刊》,1988年创刊,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是浙江省公安厅主管、浙江警察学院主办、“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研究院下设浙江警察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的综合性学术刊物。现任主编为邵安教授。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国内统一刊号为CN33—1350/D,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674-3040,双月刊,大16开本128个页码,逢双月出刊。1999年以来,《浙江警察学院学报》连续五届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2009年和2012年,《浙江警察学院学报》被评为第四届、第五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2019年,《浙江警察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2014年和2019年,“‘枫桥经验'与和谐社会”栏目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2020年,“‘枫桥经验'与和谐社会”栏目被评为“华东地区期刊优秀栏目”。
本刊为建设一流学科服务,结合重点学科、地方平安建设与社会治理的特色经验,对原有学报栏目设置进行了调整与创新,开设以下6大重点栏目:公安学研究、法学研究、犯罪学研究、“新公科”研究、“枫桥经验”研究、警务现代化研究,以及“平安建设”等动态栏目。
儒家“无讼”思想与现代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融合路径研究
尹铁红;徐舒桐;当代社会治理面临“诉讼爆炸”的严峻挑战,传统司法模式难以应对纠纷多元化趋势。以儒家“无讼”思想的现代转化为切入点,探讨其与现代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融合路径,在价值层面确立“和谐正义”的复合目标,整合“情理法”协同的解纷范式;在制度层面构建“预防—调解—裁判”分层机制,实现传统双轨调解与现代程序保障的有机衔接;在文化层面重塑理性解纷观念,强化协商伦理与法治信仰的共生;在技术层面推动智能预防系统与在线调解平台的创新应用。通过系统构建“无讼”思想与现代解纷机制的融合框架,提出“和谐正义”价值导向与“四维协同”实践路径,推动法治与德治的深度互嵌,为完善中国特色多元解纷体系提供兼具理论创新性与实践可行性的本土范式。
法治自信的本源构成与时代使命
许韬;“法治自信”作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原创性标识概念,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法治发展的内在逻辑与本质规律,构成中国法治话语体系的核心范畴。在理论溯源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四个自信”熔铸为“法治自信”的本源性根基,系统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理论、法治体系、法治文化的历史必然性与实践统一性。面对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历史新方位,其使命路径聚焦于在维护宪法权威中强化法治自信、在构建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中巩固法治自信、在创造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深化法治自信、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彰显法治自信、在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弘扬法治自信。
侦查学学科建制:从历史逻辑到当代追问
程梦乐;陈世新;侦查学作为一门兼具法学规范性与刑事科学技术性的学科,其建制化进程经历了从依附到独立的复杂演变。通过历史回溯与当代追问,可以系统梳理侦查学在中国语境下的学科建制发展脉络。根据该学科从技术引入到理论本土化、再到制度性确立的动态过程,侦查学的学科发展历史可以被划分为“西学东渐与学科萌芽期”“制度初创与苏联模式引入期”及“体系重构与理论技术勃兴期”三个阶段。尽管2011年公安学被增列为一级学科为侦查学提供了制度保障,但其学科建制仍面临结构性困境:内在理论薄弱表现为知识属性的“文”“工”割裂与核心范畴的稳定性欠缺;外在建制失衡则体现为学术共同体的分裂与专业设置的多维桎梏。因此,亟须通过以下路径完善侦查学学科建制:夯实公安学理论范式以提供学科支撑,统一对侦查的本质认知以贯通内在逻辑,优化学术生态以强化共同体凝聚力,并增强外部支持以促进资源整合。侦查学的未来发展需兼顾内在稳定性与外在适应性,通过内外协同,推动其从“应然学科”向“实然学科”进行范式跃迁,从而在法治中国背景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侦查学学科体系。
我国专门学校研究的热点与前沿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张李斌;凌瑞;近年来,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呈现多样化趋势,专门学校作为教育矫治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重要场所,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基于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对2012—2025年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分析,探讨“专门学校”的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专门学校”领域研究可以分为稳步发展阶段(2012—2019年)、爆发增长阶段(2020—2022年)和波动增长阶段(2023—2024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专门学校”的研究群体之间联系较为松散,缺少紧密的合作关系,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与协作。“专门学校”的内涵和研究领域不断演变与拓展,着重探讨分级干预、专门教育、未成年人保护三个主题,研究热点集中在专门教育、分级干预与罪错行为。保护主义、发展权和罪错行为是该领域的研究趋势。未来需要深化对专门学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推动学者之间的合作机制建设,发挥核心作者的引领作用,并以多学科视角展开综合性研究。
公安法制部门承担预审职能研究——探索“法制预审”模式
张宁;吴照美;预审是法律规定我国公安机关行使的基本职权之一。在诉讼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和犯罪形势变化的背景下,如何把握我国公安预审的职能范围以及预审职能通过何种方式实现成为公安机关相关部门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公安预审职能实现方式经历“侦审分设”、“侦审合一”、“大法制、两统一”三个阶段,其发展演变存在制度、法律、环境、效益、思维五个方面复杂的影响因素。我国公安预审应在确定其承担证据审核、引导侦查、监督制约职能的基础上,选择由公安法制部门承担预审职能的“法制预审”模式。
期刊信息
名 称: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英文名称:
Zhejiang Police College
创 刊:1988年
主管单位:浙江省公安厅
主办单位:浙江警察学院
主 编:邵安
编辑出版:浙江警察学院学报编辑部
地 址:杭州滨江区滨文路555号
邮 编:310053
网 址:
https://gaxk.cbpt.cnki.net/
电 话:0571-87787093
0571-87787096
传 真:0571-87787093
刊 号:ISSN 1674-3040
CN33-1350/D
定 价:15.00 元
出版周期:双月刊